安博app官网网页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安博app官网网页 > 新闻动态 >

当女儿“砰”地一声关上门时,我仿佛感觉,门里门外就是两个世界
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3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傍晚,女儿出门。她告诉我,晚上去培训班考试,9点40分考完就回家。可是,九点十多分钟,女儿就回来了。我有点奇怪地问,“怎么现在就回来了?”

女儿边脱鞋边说:“我考试不会写,没交卷子,就回来了。”

我一听,心里有点着急,脱口而出就说:“怎么不交卷子?”女儿说:“都没有做,还交什么卷子?”

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:“交一下卷子,让老师改一下也是好的。”

我心里想,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班上的排名了。可我话还没说完,女儿就捎带有些气恼地说:“都说了,没有做还怎么交?”

然后“砰”地一声,关门回自己房间去了。望着那扇门,我感觉门里门外,像是两个世界。

看她这个样子,我心里也是有点气恼。女儿大学毕业两年了,一直在家里备考。去年没上岸,今年又来一年,我和她的压力都有些大。

展开剩余81%

听到她因为不g109173.rssbg.com会做而没交卷子,心里多少是有些失望的,所以我脱口而出的看似是建议实则含了责备的语言。难怪女儿有些不高兴。

今天一大早醒来,回想昨天的事情,我心里有些懊恼:因为心态有些失衡,所以犯了沟通的大忌。

孩子没有交卷子,心里想必也是难受的。可是一回家,做妈妈的不但没有安慰她,反而一通埋怨。如果当时我这样问,“有不会做的题,那卷子一定是很难吧?”

相信女儿就会跟我说说试卷的情况,而我一来就提建议,就相当于堵住了她的嘴巴,让她没有跟我说的欲望。

虽然这是一件小事,但是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每次沟通都出现这样的情况,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,都会因沟通不畅,而阻碍亲密关系的发展。

在日常生活中,面对出现的问题需要沟通时,家长如果能做到以下“三要三不要”,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好g12789.rssbg.com,孩子的心也会跟我们越来越近,有什么话也愿意跟我们说。

先说说“三不要”。

一、不要指责埋怨

有些心急的家长,看见孩子出现了问题,就忍不住先指责批评一番,生怕教训不深刻,孩子不长记性。

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,出了什么问题,他心里是清楚的。但如果家长批评了他,他就会生出抵抗情绪,把精力用在对抗家长上,而不是用在自我改正上。

有些孩子害怕受批评,以后再发生什么事情,他就不敢告诉家长了。沟通的渠道被堵塞,我们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,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,这才是最危险的。

二、不要在不了解事情的经过时,就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发生的事情。

很多时候,我们一听见问题,心里就迅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评判,然后给出结论,而忘了去问事情的原委。这样的沟通容易产生误会,让孩子觉得家长g61048.rssbg.com是不理解自己的,从而失去继续沟通的愿望。

比如,孩子考试没考好,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没有努力,于是就建议他上课要认真听讲,下课要认真完成作业。这样的建议虽然正确,但如果说的时机不对,孩子不但听不进,而且很容易把这样的建议,当成是家长对他的指责。

三、不要给建议

很多家长都觉得: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多,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多。自己经验丰富,害怕孩子走弯路,喜欢给孩子建议。

但真实的情况是,如果时机不对,孩子是不愿接受别人的建议的。此外,动不动就给建议,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。

出现问题、犯错误,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,它们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,处理问题的能力。如果我们立马就给出建议,孩子就失去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机会。

如果长期这样,孩子就会形成“拿来主g131569.rssbg.com义”,自己不动脑筋,等着听父母的指令。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,思想不能独立,成年后遇到问题就茫然失措。

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安全距离,有边界感。在出现问题的时候,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,打算怎么做?然后在沟通中再说说自己的观点,这样孩子就更容易听得进。

除了这“三不要”,还要做到以下“三要”。

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

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问题。只有在情绪平和的时候进行沟通,沟通才能有效、顺畅。

有的时候面对出现的问题,家长如果很生气,就容易说出不理智的话来伤害孩子。或者孩子还在气头上,家长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。

所以在有情绪的时候,最好的方法是双方都能按下“暂停情绪键”,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,释放情绪,等心情好了再来处理问题。

二要学会同理,与孩子共情。

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家长先不要g104328.rssbg.com去评判孩子的对错,而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。情绪没有对错,无论孩子是在大哭大喊,还是生气发火,我们都要先去接纳孩子的情绪。只有当孩子觉得你理解了他,他才能平静下来。

三要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。

顺畅的沟通是双方都有表达的机会。家长切记,不要一直是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说,孩子沉默不语地听,这是一种无效的沟通。

在正常的沟通中,至少沟通的双方都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说,甚至家长让孩子说的更多。

明智的家长都懂得要慢慢退出孩子的世界,所以我们也要把话语权给孩子。家长说的少,孩子说的多,就代表孩子在渐渐长大,他对事情逐步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判断,这其实也是我们家长乐于看见的。

沟通是一门学问。但只要我们对孩子多一份耐心和爱心,对一份理解和尊重,沟通的难题也就不攻自破g55148.rssbg.com了。

发布于:江西省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